新聞中心
創新設計、綠色照明、專業制做、精藝施工
重磅!北京推"夜間經濟13條",點亮“夜京城” |
時間:2019-08-05 10:02:58 點擊: 次 |
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,傳統農業社會的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現在城市人群逐步形成了白天上班,晚上休閑娛樂的生活常態,衍生出了夜間經濟。
全國各地,為了促進夜間經濟發展,激發新一輪消費升級潛力,紛紛出臺相關政策:上海出臺“夜游經濟十條”、濟南推出“十個一百”夜游項目,而北京推"夜間經濟13條"。 7月12日,北京市商務局聯合北京市交通委員會、北京市公安局、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等14個部門,召開了“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”媒體通氣會,并發布《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》(以下簡稱“《措施》”)。
《措施》明確了繁榮夜間經濟的總體思路、工作目標,并推出13項舉措分別為:
1、建立夜間經濟協調推進機制。設立市、區、街(鄉鎮)三級夜間經濟“掌燈人”,負責統籌協調本級夜間經濟發展。鼓勵“夜京城”地標、商圈和生活圈相關企業成立商會等社會組織,全面推進本區域夜間經濟工作,引導行業自律發展。建立“夜京城”地標和商圈動態評估機制。
2、優化夜間公共交通服務。在“夜京城”地標周邊,做好地鐵運輸服務保障工作;在“夜京城”地標和重點商圈等區域周邊,做好地面公交運輸基礎保障,適當增加道路限時停放車位;引導出租車企業和網約車平臺加強重點區域的夜間車輛調配。
3、點亮夜間消費場景。支持“夜京城”地標、商圈和生活圈夜景亮化、美化工程改造提升,完善夜間標識體系、景觀小品、休閑設施、燈光設施、環衛設施、公共Wifi及5G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。 ![]()
4、策劃“點亮夜京城”促消費活動。在三里屯、五棵松、藍色港灣、世貿天街等“夜京城”地標、商圈區域,組織開展深夜食堂美食節、燈光節、“秀北京”旅游演出等夜間主題活動。 ![]()
5、打造夜間消費“文化IP”。策劃組織一批戲曲、相聲、電影、歌劇、音樂、讀書等主題鮮明的“夜京城”文化休閑活動。繼續扶持24小時實體書店。鼓勵有條件的博物館、美術館延長開放時間,逢重要時間節點、傳統節日開放夜場參觀,舉辦夜間文化、旅游活動。對全市3000座以下的演出場所的營業性演出給予一定比例的低票價補貼。
6、開發夜間旅游消費“打卡”地。積極推動中心城區4A級以上景區根據實際條件延長開放時間1-2小時。支持景區推出健康、規范的夜間娛樂精品節目或駐場演出項目。在頤和園、天壇公園、奧林匹克森林公園、朝陽公園等地組織夜間游覽活動項目。推出“最美北京餐桌”“最火深夜食堂”等旅游美食“打卡”地。
7、引導夜間體育消費新風尚。持續支持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延長營業時間至22:00,加強在京舉辦的重大體育賽事引進,做好2019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、中國男子籃球聯賽、中國女子籃球聯賽和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等國際、國內重大體育賽事組織工作。在公園增設體育健身設施和運動場地,滿足年輕人體育消費需求,不斷豐富體育健身和體育競賽表演市場。
8、推出1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。在簋街、合生匯、食寶街等“夜京城”商圈和生活圈區域開展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創建工作。
9、培育16區特色精品夜市。實施一區一策,在“夜京城”生活圈周邊,開展以文化、旅游、購物、餐飲等為主題的夏季、周末或節日精品夜市活動。
10、鼓勵夜間延時經營。支持品牌連鎖企業加大24小時便利店建設布局。鼓勵商場、購物中心延長營業時間,在店慶日、節假日期間開展“不打烊”等晚間促銷活動。(市商務局、各區政府負責)
11、編制《北京夜京城消費指南》。統籌“夜京城”地標、商圈和生活圈的商業、旅游、文化、體育健身、娛樂休閑、大型賽事活動以及交通設施運營保障等信息,編制《北京夜京城消費指南》,線上線下聯動,便利夜間消費。
12、加強夜間經濟風險防控工作。制定保障夜間經濟安全社會面等級防控方案,有針對性調整和加強夜間巡控警力,提高安全保障水平;對于屬于大型活動安全許可范疇的活動,公安機關將簡化安保審批手續,提供高效安全服務支撐;各區建立夜間經濟活動風險評估機制,制定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,營造安全有序的夜間消費環境。
13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。對商圈商業設施改造提升、開展促消費活動等繁榮夜間經濟的相關措施給予支持。
除此以外,《措施》還提到到2021年底,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、管理規范、各具特色、功能完善的“夜京城”地標、商圈和生活圈,滿足消費需求。在前門和大柵欄、三里屯、國貿、五棵松打造首批4個“夜京城”地標,分別圍繞古都風貌、活力時尚、高端引領、跨界融合等主題,大力發展具有創新引領和品牌吸引力的夜經濟消費業態,吸引國內外消費者。
在藍色港灣、世貿天階、簋街、合生匯、郎園、食寶街、薈聚、中糧·祥云小鎮、奧林匹克公園等,打造首批“夜京城”商圈,形成“商旅文體”融合發展的夜經濟消費氛圍,提升夜經濟消費品質,輻射熱點地區消費者。在上地、五道口、常營、方莊、魯谷、梨園、永順、回龍觀、天通苑等區域,培育首批“夜京城”生活圈,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,便利居民夜間消費。《措施》的出臺,是增加高品質消費供給的重要抓手,是進一步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撐,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實踐。
通過《措施》的全面推進實施,政企形成合力,打造多元、特色、普惠的夜間經濟載體,為北京市夜間經濟發展“增供給、補短板、促聯動、優環境”,進一步提升“夜京城”影響力,挖掘消費潛力,培育消費新增長點,便利消費、引導消費、促進消費提質升級。
|